一转眼就迎来了处暑节气,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,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在这个时期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。处暑节气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很重要,如何做才是对健康有益的呢?在饮食上又该如何调整,吃什么更有利于身体健康,厦门新东方烹饪学校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噢!
处暑之后,随着空气湿度逐步下降,皮肤干涩粗糙、咽干口燥、鼻腔干燥疼痛、大便干结等状况会逐渐出现,人们需要从饮食上进行调整,应对秋燥。
一、少辛增酸
处暑时节,饮食养生的重点在于“少辛增酸”。中医认为,辛辣饮食助长肺气,肝气旺侧伤肝,少辛可以减少肺气的耗散,需少食韭菜、大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。增酸可收敛过旺的肺气,需多食柑橘、山楂、葡萄等酸味水果。
二、滋阴润肺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银耳、藕、菠菜、百合、蜂蜜等,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。
处暑吃果不吃瓜(秋瓜坏肚,吃果除燥)。瓜类多属阴寒性质,秋后吃多了会损伤脾胃,要适可而止。一些果类是可以多吃的,例如苹果和梨子等。
处暑时节在运动方面不宜太过,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量出汗,以伤阳气,并要及时补充水分。可根据个人的体质,进行一些登山、慢跑、郊游等户外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