烹调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,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今社会,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人们对饮食的追求由最初的“温饱”提升到了“营养”层次。然而,在整个饮食烹调过程中,“火候”的掌控对于食物中营养素的保留和流失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。
“火候”,顾名思义就是指火力的大小,可分为文火、温火和旺火。
对“火候”要求较低的烹调方法包括白灼、蒸和煮。白灼,即利用沸水烫熟食物,这种烹饪方法特点在于加热时间短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营养素;蒸,文火加热(100℃)左右,对食物原有分子结构破坏相对小,有利于胃肠道健康;煮,文火烹调手段,可帮助释放食物中各类营养素。
蒸蛋
对“火候”要求相对较高的烹调方法包括炒、烤。炒,利用食用油作为传热介质、旺火烹调食物,较高的加热温度可能会破坏营养素,并且若肉类食物被烧焦还可能产生一些致癌物质。烤,与火近距离接触烹调,存在很多安全隐患,烧烤过程中油与火接触会产生黑烟,这些黑烟附着到食物上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
烧烤
对“火候”要求更高的是炸。炸,这种烹饪手段特别不利于人体健康。虽然炸这种烹饪手段可以缩短烹调时间、产生较好口感,但是较高的烹调温度一方面破坏了营养成分,另一方面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烃、醛等化合物。在日常饮食中,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油炸食品。
油炸
我们在日常烹调过程中,应掌握好烹调手段的“火候”,从而最大程度保留食物营养价值、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。
技能加学历教育,全国可查,真实可信
丰富的专业课程设置,完全自由选择
5重就业保障体系,4项就业指导服务
学校地址: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马安路101号(梧侣学校对面)
Copyright © 1988-2016 Xmxdf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闽ICP备1101659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