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底的时候,母亲腰痛反复,我请假回家了一趟,带她到市里的医院看病,顺便做个全身检查。检查的结果不好不坏:腰椎盘突出、高血压,另外双腿风湿严重,已经变形了。母亲的腿疾应该是好几年前落下的,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中,家里还没建房,日子过得紧巴,她不舍得花钱去看病。在医院旁边公交站等车时,母亲如重释负地跟我说,还好没有癌症。我没说话,接着她又说,这样能多活几年,以后你有孩子了,还能帮你带带。那天风真大啊,风沙吹进眼睛,我转过身子,把掉出眼眶的眼泪抹掉。
自从读书后,平时学习,暑假实习,几乎一年时间都在外地。所以看到那句“长大后,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还没有意识到,从此故乡只有冬,再无春夏秋”时,心里弥漫无限悲伤。小时候特别挑食,不吃青菜。母亲不惯我这个毛病,吃饭时都要夹一小碗青菜到我碗里,吃不完不准下桌。而现在每次回家,母亲都要杀只鸡,做饭时要先问我想要吃什么,她再也不嫌弃我挑食,再也不会强迫我吃青菜,并且不小心打破碗时,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训斥我。她老了,我也长大了。当年二老结婚,家里一穷二白,父亲连像样的聘礼都拿不出来。后来我和姐姐们读书,家里更是穷的揭不开锅。所以父亲一直跟我们说。母亲跟着他吃了一辈子苦,都没享几天清福,我们要好好待她。有一次村里赶集,父亲在集市上买了一个仿戒指给母亲。母亲很不高兴,经常拿这个事在我们面前揶揄父亲,说你爸年轻的时候一直说要给我买戒指,现在却送一个假的。父亲在旁边不好意思地笑。当时我刚来厦门新东方,勤工俭学。手里有点闲钱,就想着给母亲买一枚戒指。起初母亲不肯让我花钱买戒指,觉得我还在读书,与其花这个钱还不如我自己在学校多吃点好的。费了好大劲才说服她,然后带着去市区挑了款式。买了戒指后,母亲每次干农活时,都会把戒指取下来,用布仔细包好。后来我姐跟我说,母亲经常跟乡邻炫耀,说这戒指是读书的儿子给买的。那时候我才懂得,其实每一位父母都爱慕虚荣,尤其是儿女带给他们的虚荣。
我的信条一直是:坚持赚钱,顺便理想。有人说,努力赚钱,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爱情受到别人金钱的考验。我同样如此认为,并且我觉得努力赚钱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亲情受到地域、疾病、爱情的考验。如果能赚到很多钱,我可以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设备来治好我母亲的腿疾;我可以让母亲放弃家里的农活,让她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;我可以每个月坐最快的高铁回去看她,而不必在意车票成本。当我们都在说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时。其实,更应该去看看世界的,是我们年老的父母。活在那样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,含辛茹苦带大儿女,一辈子的光阴都洒在逼仄的角落里,再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还能有机会吗?所以我想说是,孝顺不是在社交上的一句祝福,不是停留在电话里的问候。而是努力生活,努力工作,努力赚钱。
我理解的孝顺,就是努力学习,早日成为掌勺大厨,让父母体面的活着,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。曾经看过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妈妈喜欢吃鱼头》。作者是这样写道: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,家中很穷,一个月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。每次吃鱼,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,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,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,放在我碗里,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。当我吵着要吃鱼头时,她总是说:“妈妈喜欢吃鱼头。”我想,鱼头一定很好吃的。有一次父亲不在家,我趁妈妈盛饭之际,夹了一个,吃来吃去,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。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,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鱼。吃饭时,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,夹进了外婆的碗里。外婆说:“你忘啦?妈妈最喜欢吃鱼头。”后来作者的妻子有了小孩后,也开始吃鱼头,把鱼肚上的肉夹给女儿。最后作者用这样一句话结尾:女人作了母亲后,便喜欢吃鱼头了。
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,内心充满了感动。而我却满是愧疚。吃惯了鱼头的母亲,还记得鱼肚肉的鲜美味道吗?